<pre id="7nd5w"><em id="7nd5w"><track id="7nd5w"></track></em></pre><big id="7nd5w"><nobr id="7nd5w"><kbd id="7nd5w"></kbd></nobr></big>
      <object id="7nd5w"></object>
      <center id="7nd5w"></center>
      <big id="7nd5w"><nobr id="7nd5w"><kbd id="7nd5w"></kbd></nobr></big>

      <th id="7nd5w"></th>
    1. 想起了小時候

      想起了小時候

      宋勇

      又到了每年的三八節,想起了一個多年沒見的表姐,這些年她一直在外地居住,去年我通過微信跟她聯系上了,很高興,雖然很久沒見了,但一直記著她。

      想起了小時候插圖

      上小學時的表姐和母親合影

      當時我們在微信上聊了很多,說起了小時候的事,沒想到她還記得那么清晰,讓我很感動。雖然過去了幾十年,但隨著她的講述,那些已經模糊的記憶又鮮活了起來,我想起了小時候的趣事,那種在無憂無慮中玩耍的情景……

      此刻的回味又把我拉回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陜南漢中,那時的家鄉交通落后、信息閉塞,經濟上以農業為主,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工廠,但自然環境很好,森林茂密,田野花香,既有北方的四季分明,又有南方的氣候溫潤,集南北優勢于一身。

      當年我所在的漢中縣城北郊有一大片森林,里面有一個水電車間和一個小小的家屬院,很幽靜,我在這里出生、長大。在我心里,這里曾經原始天然的生態環境是我一生最深最美的記憶。

      記得小時候,這里出奇的安靜,是那種落下一根樹枝都能聽到聲的靜。小人書中所描寫的木瓜掉在水塘里的聲音,我是實實在在的聽到過。當后來在書中看到描寫這個木瓜“咕咚”一聲落水時,感覺是那么的熟悉和真切,仿佛那個池塘此刻就在我的眼前,那種親切的沒有任何人工痕跡的自然狀態又回來了。

      我越來越想念那個純粹自然的狀態,那蟒蟒的森林,曲徑通幽;那鳥兒的鳴叫,清脆悅耳;那樹木花草的清香,沁入心脾;那清澈的河流,河邊的竹筍長勢喜人;那寂靜的池塘里,小蝌蚪游來游去,兒時的夢境……

      有一天,具體哪一年記不清了,應該是六十年代中期的一個春天吧,印象中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春的氣息充滿了整個森林,一大清早,林子里的鳥兒們就開始嘰嘰喳喳的叫個不?!?/p>

      中午時分,隨著一陣喜鵲“喳喳喳”的歡叫聲,我的眼前忽然一亮,一個小姐姐出現在我面前,她比我高一頭,眼睛靈動且有神,顯得很活潑,讓當時只有四、五歲的我一下受到了感染,心情就像穿過樹林的陽光一樣五彩斑斕……

      當時的很多細節,比如我是在院子里、還是通向森林外面的小路上、亦或是在林子里看到她的,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可那個感受還能回味起,就恍如當年的她站在我的眼前一樣。

      我家當時所住的那個地方是漢中地區勉漢電廠一個遠離廠部的水電車間,森林里的小家屬院住了大概七、八家人,人很少,空氣很新鮮,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天然氧吧。林子里鳥語花香,河流和池塘中有很多的大魚小魚,尤其是池塘,除了各種的小魚兒,比如小鯽魚、白條子等等,還有蝌蚪和塘邊石塊下的小螃蟹……

      那時候我經常一個人在池塘邊看很長時間,我就蹲在那里看蝌蚪游來游去,其它啥也不想,就那樣靜靜的看著、待著。蝌蚪是如何變成小青蛙跳上岸的這一過程,一想起來我就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感受在心中涌起。說來也奇怪,有很多事情的細節已經忘記了,比如爬樹,我小時候經常爬樹上去摘果子或是掏鳥窩,但唯有在池塘邊看蝌蚪記得清清楚楚……

      當年的小表姐雖然是女孩子,但她陽光開朗、舉止大方,而且動作敏捷,一點也不亞于男孩子,反倒是我動作比較遲緩,所以她一到我家就帶著我往林子里的池塘、河邊跑,撈蝌蚪、捉螃蟹…… 她只比我大個二、三歲,卻像個大人一樣有主見,在我幼小的心靈記憶里,她說的很有道理。

      她家離我家很遠(40公里左右),住在勉縣的漢中地區鋼鐵廠家屬院,我們的父母經?;ハ嘧邉?,所以她常到我家里來玩耍。

      那一天,她帶著我在池塘邊的大石塊下面抓那種小螃蟹,忙的不亦樂乎,糊了滿身的泥巴,但是卻很開心,后來我們把很多的小螃蟹帶回了家里,半夜里爬得滿屋子都是……

      這些兒時的快樂趣事,只要一想起來,我心里就充滿了愉悅的感受,什么臟啊累啊的,根本不存在。那種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除了純樸就是開心,讓人一生都回味無窮。

      后來,我們都長大了,先后上了小學、上了中學,然后都經歷了我們那代人所特有的下鄉插隊、招工或參軍入伍……

      從此,小時候無拘無束、兩小無猜的時光隨著我們的長大一去不復返了,再也沒有了,但是這美好的回味卻永遠珍藏在了我們心里。

      她和我一樣,是家里的老大,只是比我大幾歲,卻比我懂事、成熟,而且用功,努力。

      在七十年代那個封閉保守的境況下,她不僅學習好,還能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那可是在周圍的人全說勉縣話、甚至連老師也是本地話的環境中呀,可見她當年下了多么大的功夫。

      可惜的是那時候考不了大學,初中或高中畢業都要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

      想起了小時候插圖1

      下鄉插隊時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一點在她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我曾聽我父母很羨慕的說起她,說她除了自己勤奮努力,還為父母分擔家務和憂愁。下鄉插隊期間,做為一個女知青,她和男社員干一樣的活、記一樣的工分,年底分的糧食還能補貼家里……

      我爸當時對我說起她時,那口氣是滿滿的欣賞和稱贊??!

      想起了小時候插圖2

      (參加工作后)

      幾年的知青經歷,磨練了她的心志,強化了她本來就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當后來她招工去了鐵路上工作,面對長途客運工作的勞累艱辛,她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任勞任怨,默默的干了很多年……

      因為普通話說的好,語言表達好,富有感染力,她在客運列車上擔任了廣播員。也因為喜歡播音,所以工作熱情很高,贏得了旅客們的稱贊……

      曾經,她那一口深情而富有磁性的聲音不知溫暖了多少南來北往的旅途中人喲。

      我們這一代出生在困難時期,成長于那個特殊的年代,不僅吃了很多苦,更是在最需要學知識的年齡荒廢了學業,說起來都是中學畢業,但課堂上學的那點東西在下鄉插隊幾年后,也忘的差不多了。后來國家恢復高考的時候,大部分人只能是落選,望學興嘆了。

      正因為如此,這代人對自己的子女很重視,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墒情L途客運工作的特殊性,使年輕的表姐長年累月的奔波忙碌在疾馳的列車上,不僅照顧不到自己的女兒,而且沒有規律的生活使自己的身體也受到了影響,美好的青春和中年人生都奉獻給了鐵路……

      想起了小時候插圖3

      正在工作中

      那些年,她只要一上班就是好多天不在家,只能把孩子放在父母家,讓老母親老父親辛苦了……

      現在她一想起這些就是滿滿的愧疚。

      好不容易下班回來了,趕緊到父母那把孩子接回來,可是幾天后又要上車出發了,又是很多天見不到孩子……

      記得二十多年前,那一年的七月暑假,我和妻子帶著上初中的兒子去武漢,在漢中——漢口的火車上,意外的遇到了她,熱情大方的她一如當年那個小姐姐,問我們有啥需要幫助?說話中她看孩子好像餓了,又馬上為孩子端來了一盒飯……

      歲月悠悠,時光流逝,很多年過去了,表姐也年逾花甲了,還是那樣的端莊大方,歲月似乎沒有給她留下太多的痕跡。她叫明亞利,真誠如故,熱情依然。

      在這個春意盎然的美好日子里,由衷的祝愿她健康平安、晚年快樂!

      宋勇,陜西漢中人。小時候喜歡看小人書、連環畫。長大后為生存忙碌,偶爾看個報刊雜志?,F在退休了,寫點回味,感想……

      2023年3月2日

      為您推薦

      周邊游
      商家入駐
      個人中心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